在數千年的封建歷程中,女人一直處在社會的底層。到了亂世,更是如浮萍一般,連命運都不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。但其實女性在智力等很多方面都不遜于男性,只是沒有給她們展示的機會和空間。即便如此,歷史上還是冒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女性。
時間進入了20世紀,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個現(xiàn)象,認識到了解放婦女是一件急迫且重要的事情。在初期,雖然很多人一直在為解放婦女奔波,但他們的影響終究還是有限的。徐文淑,就是當時萬千被束縛的婦女中的一個。
徐文淑是當時一個典型的鄉(xiāng)下女人,本身并沒有任何特別之處,就連字都是在嫁人之后才學習,從而粗略認識一些的。徐文淑有一個鼎鼎有名的丈夫張恨水,她是作為被丈夫所厭惡的一段婚姻而被人記住的,實在可悲。
一去是數年,另娶佳人
徐文淑是民國時期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姑娘,就連她本來的名字也不是徐文淑這樣文雅的名字,而是隨意得像野草一樣的徐大毛。
徐文淑這個名字是丈夫在新婚之夜給她取的,徐文淑是個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的姑娘,自然更不懂得什么詩詞文化,聽丈夫說是出自什么古代的詩詞覺得像聽天書,只是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聽。
丈夫是個文化人,識文斷字不說,還能出口成章,徐文淑十分自卑。改名之后,徐文淑樂觀地認為,丈夫愿意給自己改名字,說明他有信心接納自己。此時的徐文淑還不知道給妻子改名字是丈夫的習慣,她是第一個,但不是唯一一個。
婚后,和許多人家一樣夫唱婦隨。徐文淑雖然外貌不佳,但是勤快、孝順又善良,對上孝敬婆婆對下愛護弟弟妹妹,對丈夫體貼有加,與親友近鄰相處和睦。于是很快,她就贏得了幾乎全家上下的喜愛。
美中不足的就是結婚沒多久,徐文淑就失去了她的第一個孩子,丈夫又離家遠去一走就是好幾年。在這期間,徐文淑跟著小姑學,認識了一些字。徐文淑盼啊,望啊,可惜丈夫的家書除了寄來的生活費用和對親人的關懷,很少提及提起她這個妻子。
七八年之后,丈夫終于來信:他在北京買了房,要把全家人都接過去。讀完信之后,徐文淑激動得眼淚都要流了下來,開心的和婆母一起收拾家當帶著弟妹們進京與丈夫團聚。
北京的家是個很大的院子,徐文淑并沒有感到意外,從寄回家的生活費就可以知道丈夫這些年掙了不少錢。但是看著和丈夫一起迎接他們的女人,徐文淑忍不住苦笑了起來:原來在北京的家里,他早已另娶了一位妻子。
包辦又騙婚,注定悲劇
在安徽潛山的徐家牌樓,徐姓是當地的大姓人家,其中有一家一直在為大女兒的婚事發(fā)愁。長女長得不好看,到了成婚的年齡,相看了好幾家,對方都嫌棄相貌,所以一直嫁不出去,成了家里的一件愁事。
這家人很普通,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的,不能通過提供豐厚的嫁妝來招來女婿。最后也不知道是誰的主意,他們出了個損招,那就是相親的時候讓妹妹代替姐姐去,以假亂真。
長女的外貌雖然不如意,二女兒長得卻是頗有幾分姿色。只要對方相中了二女兒,待日后成婚木已成舟,屆時對方發(fā)現(xiàn)了當初李代桃僵之事也無可奈何。
大女兒是個樸實熱情心眼好的女孩子,自然是不愿意這樣做的。這樣得來的婚姻就是強扭的瓜,終究不會甜的。何況,這種行為就是在騙婚,不道德不說,以后婆家一定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記恨她,日子還能好過嗎?
可是大女兒在這個家是沒有話語權的,盡管她萬般不情愿,家里還是緊鑼密鼓地張羅了起來,串通媒人,尋找合適的對象,很快就有一個倒霉蛋兒上鉤了:嶺頭鄉(xiāng)一個叫張心遠的后生年齡、家庭條件都合適。
說起張心遠這個名字,知道的大概寥寥無幾,但提起他的筆名,想來聽過的應該很多,張恨水。此時的張恨水剛剛遭逢家庭變故,父親去世家道中落,不得不和母親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回到老家。
張家離家多年,在老家已經沒有多少根基了,又沒有了張父這種連接親友、扛事兒的頂梁柱,受了委屈也無處可訴,難怪徐家選中了張恨水作為騙婚的對象。
張恨水非常尊重、愛自己的母親,舉一個例子,過年的時候有一個習俗,晚輩要向長輩納歲磕頭,但一般是長輩推辭一下晚輩口頭說幾句吉祥話。張恨水不同,只要母親在身邊,他一定會磕頭拜年,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重病纏身之際,也要在兒女們的攙扶之下完成。
況且,在父親臨終之際,張恨水跪倒在他的床前,親口承諾要照顧好一家老小。在母親的眼淚面前,張恨水屈服了,他拋棄了所有的才子佳人、紅袖添香的幻想,向現(xiàn)實和貧窮低了頭,答應娶她相中的徐姓女子。
心已如死灰,任他去吧
接納一個不識字,在思想上完全無法溝通的妻子,對張恨水來說,就已經耗費了幾乎所有的耐心。到了結婚這天,掀開蓋頭,赫然發(fā)現(xiàn)新娘來了個大變活人,從眉清目秀的小家碧玉變成了一個牙齒外露臉盤又大又圓的女子。
不能紅袖添香吟詩應和也就算了,竟然還長得這樣難看,骨子里是個傳統(tǒng)文人又是外貌協(xié)會的張恨水受不了打擊,連夜含淚奔出。婚后,夫妻二人經常相顧無言,沒過多久就兩地分居。
丈夫另娶,徐文淑心中無奈又心酸,但是她知道這并不是張恨水的第二任妻子胡秋霞的錯誤。
隨他去吧,只是此后不會再對這個男人有任何的幻想。所以當數年之后,張恨水要娶第三任妻子之時,徐文淑心中已經沒有一絲波瀾了。
胡秋霞尊重徐文淑,兩人相處得頗為不錯。徐文淑沒有自己的孩子,她救下了胡秋霞的兒子張曉水還把他視如己出。后來時局越來越亂,徐文淑同張家其他人一起回了老家,把張曉水也帶了回去撫養(yǎng),張曉水也一直感念她的恩情和母愛。
小結:
雖然張恨水的家信中,從來沒有提及他另娶之事,但丈夫離家多年不歸,徐文淑是有心理準備的。作為一個女人,她終究還是向往丈夫一心一意的存在,張恨水終究還是敗了那么一點幻想的。只是最終,在現(xiàn)實面前,徐文淑選擇了坦然接受。
不對等的精神世界,不討喜的外貌,又騙婚,從開始就注定了徐文淑和張恨水這場包辦婚姻就是個悲劇。幸好后來徐文淑找到了寄托,從這場悲劇之中超脫了出來。